北京报道, 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收购珠海银隆的决心没有改变, 但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将发生变化。
        11月14日下午, 格力电器公告, 公司决定减少或取消募集配套资金。
        同时,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也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格力电器此前在公告中宣布, 97亿元配套融资将用于珠海银隆的建设和投资项目。 但在减少或取消募集配套资金后, 这笔巨额资格将如何募集? 员工持股计划已退还。 随着配套募资计划的失败,

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开始退还。 11月15日, 格力电器市场部总监陈自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部分员工本应收到员工持股计划的退款, 但不确定是否全部收到。 他还表示, 方案仍在调整中, 以公告为准。 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开始。 今年7月, 《华夏时报》记者在相关报道中提到, 当时获悉的员工持股计划预计将针对格列柯团队负责人以上的员工, 覆盖约5000至6000人。 此外, 当时的消息还称, 内部认购的门槛为5000股, 锁定期为3+2年, 年底前完成增发。 退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因是格力支持收购银隆的募集资金方案被10月2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否决。在该方案中, 格力电器宣布向格力集团发行不超过97元 、员工持股计划和其他认购目标。 其中,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金额为23.74亿元。 投反对票的小股东认为该计划稀释了他们的利益。 经计算, 本次增发完成后, 原股东手中的股份将被稀释20%左右。 格力电器随后发布公告称, 有关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议案未获整体通过,

并表示拟继续推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拟减持或取消配套资金 提高。 有人认为, 员工持股计划的退还并不代表格力决心取消员工持股计划。 因为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将有所调整,

即增发价格不再为每股15.57元, 员工持股计划也可能相应调整。 格力电器停牌期间, 还传出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 11月11日晚, 《华夏时报》记者收到的格力官方回复显示, 董明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人意愿, 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 继续担任董事长职务。 格力电器总裁。
        着力推动格力电器发展。 这是正常的工作变动, 珠海市国资委将继续支持董明珠的工作。 有声音指出, 珠海国资100%控股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辞职, 与董明珠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有关。在原员工持股计划中, 董明珠 个人出资9.37亿元, 本次出资占员工持股计划的39.52%, 预计增发完成后持有格力股份约1.3%。 然而, 今年8月, 国资委印发《关于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职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中央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不得持股。 单个员工的持股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 今年9月, 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格力电器董事孟祥凯退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孟向凯也被外界认为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 在配套募集资金减持或取消后, 格力将如何筹集原有的97亿元配套融资? 格力在账面上确实是资金雄厚。 格力电器10月30日发布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 虽然其当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7%, 但也达到141.62亿元。 货币资金流动资产达972.34亿元。 不过, 奥维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格力有更多的钱, 因为它既有来自下游经销商的货款, 也有欠上游供应商的货款。
        商业冲击。
        在原增发方案被否决、员工持股计划退还的情况下, 董明珠将采取何种方式获得97亿融资? 格力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来考虑计划。